宋代崇宁通宝有收藏价值吗?

卜春文卜春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崇宁是宋徽宗赵佶年号(公元1102年—1106年),政和是继崇宁之后的第二个年号。从宣和元年春天起,宋徽宗的荒淫本性完全暴露出来。这时,宫中选进不少绝色美女,宋徽宗每日沉迷于酒色,大造园林、宫殿。他从政的兴趣越来越小,常常好几个月不上朝。从宣和三年起,他干脆常年不上殿听政,政务全部托付给蔡京、童贯等人办理。

宋徽宗嗜好艺术,书法上创立“瘦金体”。他对佛道也极感兴趣,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对钱币十分感兴趣,仅在徽宗一朝铸造的年号钱就有: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元宝)、大观通宝(元宝)、政和通宝(重宝)、宣和通宝(元宝)五种。

当时,宋徽宗对于铸造钱币亲自过问、督造。政和二年下诏,由蔡京主持对崇宁通宝(元宝)小平钱的背文试作“一到十”以至“千”字的“罗网钱”。政和五年又颁降御书,改铸年号“政和”钱。对“政和通宝”钱有背文者11种;“政和重宝”有背文者5种。

政和五年的“御书钱”有政和通宝,背文有“崇”、“宁”、“大”、“观”,还有合文钱“祟(元)宁元”、“大观元”;“政和重宝”,背文有“圣”、“宋”、“万”、“岁”,也有合文钱“圣宋万(保)岁”。所有这些背文均为阴识。次年,他又下诏将“政和”背文钱全部改铸为“政和通宝”、“政和重宝”无文钱,新铸的钱币一律禁止在京城流通,以杜绝混淆。宣和元年又令各路、州铸造崇宁通宝钱,仍用京师铁范,宣和年间又铸“宣和通宝”、“宣和元宝”。钱币史专家认为,徽宗朝先后铸造的“御书钱”、“罗网钱”都是我国古钱币中的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