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不全的拓片有价值吗?
拓片的好坏有多种评判标准,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看传拓技艺的精湛程度和墨色的协调程度。一般情况下,同一石刻拓得好的精品拓片少,拓得粗劣者居多,因此好拓片价值远远高于劣拓。如岳飞手书“还我河山”碑仅有4个字,但精湛传拓者价格可以卖到400元一张,粗劣传拓的只有50元一张。
二是看所拓内容的完整程度。由于石刻历经千百年,日久风化比较严重,文字和图案或多或少会有残泐和漫漶,因此在传拓过程中,对有些看不太清的字,就采用描字拓法,用墨笔先将字描在石上再拓。因此完整清晰的无描字本价值很高,而有描字的拓片则较低。
三是看石刻的存世数量。石刻有存世多寡之分,存世石刻多的拓片价格不高,存世少者价格高。如清代大学者阮元在江苏南通作官时,在当地大兴文教,曾以兴学政时的诸多文教活动为内容修建“学政尊经祠”,并亲自撰文,勒刻了两通26米长的巨型《东南矜励斯文记》石刻,因此拓片存世很多,一般100元一张;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泰州学派代表人物、南京钟山书院第一任山长陈贞慧的亲笔手书的“圣像”碑只有6个大字,且已毁于文革,存世拓片极少,而收藏到完整无字口的本子则难上加难,因此此类拓片虽然不完整,但仍有3000元一张的高价。
四是看是否为初拓本或旧拓本。一般初拓本和旧拓本拓工好,传世少,价值高(价值约1500元),后拓者和新拓者粗劣,传世多,价值低(价值200元)。
五是看是否为孤本或独本。石刻一旦遭到风化和人为损坏,字口和图案必然残泐。而早拓的孤本或独本(即唯一传世的拓片)自然比新拓的字口清晰的多,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极高,价格也最高。石刻一旦残损,即使新拓也可当孤本或独本对待,价值极高。
六是看题跋、钤印数量和品质。石刻的拓片是否经过名人名家的历代收藏,是否由名家题跋和鉴赏,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所钤名章闲章多,特别是著名金石鉴定家题跋评鉴的拓片价值就高,反之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