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币哪几种有收藏价值?
双旗币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共有五大类:
第一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胁迫清帝退位,曾在南京与孙中山达成协议:保证民生主义中关于“平均地权”主张的实施。清帝退位后,他公然撕毁约定,并搞复辟帝制。消息传来,举国哗然,广东群情激奋。军政首脑胡汉民、陈炯明决定:广东单独铸造双旗币,以示与袁世凯的对抗。该币于民国五年(1916年)春正式投产,正面铸五色旗(红黄蓝白黑)十八星旗(湖北军政府国旗)交叉的图案;图案下方有 “军政府造”四字,背面由中心圆圈和稻穗所环抱,“中华民国”四个字由左至右呈弧线排列,其下是铸造年代“五”。
第二类,民国十七八年广州(黄埔)军政府双色旗币,正面是交叉的铁血十八星旗与青天白日满地红中华民国国旗图案,下方有“军政府造”四字,背面为稻穗环抱的“中华民国壹圆”和铸造年代(十七年或十八年)。据考证,这类双旗币是1928年张发奎任广州(黄埔)军政府总司令期间铸造的。
第三类,孙中山像、双旗四星铜币,正面是交叉双旗,中央有四颗小星作图案装饰,周围有“广东省造,中华民国”和铸造年代(二十或二十一或二十二或二十四年)组成的十二个字;背面为孙中山像,像上方有“开国纪念币”,下方为“壹圆”币值。该币为黄铜铸造。1927-1933年间,广东军阀、政客之间相互倾轧混战,军费开支增加,便以铸造大钱作为敛财手段。
第四类是广东革命政府双旗金本位壹圆币,正面是交叉双旗,周围是英文“广东省革命政府·壹圆”,背面是“广州市壹圆”,周围也是相应的英文。据考证,该币是1930年广州发生“六一六”政变后铸造的,目的是用以笼络人心。该币用金铜合金材料制造,成色为84%,其制造技术先进,工艺精美,无论设计、打制、文字图案都十分规正清晰,是双旗币中的佼佼者。
第五类是民国二十二年造,张勋复辟时铸造的纪念币(又称宣统通宝),正面是双旗交叉和“军政府造”字样;背面是“宣统通宝”字样和汉字“二”。
上述这些双旗币均为铜质铸造,圆形,直径3.9厘米,厚0.25厘米,每币重26.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