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清代隶书要从几个方面讲?

越巍越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讲清代隶书要从四个方面讲,分别是文字学促使隶书升温、篆隶并存的金石趣味、篆隶回甘的审美情韵、隶楷掺揉的书法实践。

文字学促使隶书升温

清代是文字学的昌明之日,出现了大量研究文字学著述。其中的成就之一便是出现了大量篆隶及篆隶名家。如万经,著有《分隶偶存》,对从秦到隋的99位书家的隶书刻石都作了论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徐乾学、王澍、钱坫等都对文字学与碑学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篆隶并存的金石趣味

由于学术的推动,清代出现了大量的篆隶和篆隶名家。如朱轼、翁方纲、黄易、伊秉绶、陈鸿寿、吴昌硕、何绍基、赵之谦、杨沂孙等。在篆刻领域,邓石如、黄小仲、胡长庆、赵之谦、吴昌硕等,都是将金石书刻融会贯通的大家。

篆隶回甘的审美情韵

自元代开始,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审美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对唐尚法、宋尚意的回甘审美情韵逐渐成熟。从对晋人小楷的青睐,发展到对篆隶的关注,篆隶作品不断问世。

隶楷掺揉的书法实践

由于隶书中篆、分、楷、草的掺揉,使隶书成为各种书体的集中实践场。

清人承继了明代的楷书,在魏晋小楷与“二王”一派大字行书上着力甚深。在隶书与楷书的融合上,成就突出,并形成了“馆阁体”的风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