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瓷器的区别?
从泥料上讲:泥料的成分不同 。陶器的原料大多是粘土,粘土在所有矿产资源中属于比较廉价的矿产原料,只要加工工艺得当就可烧制成陶器。而瓷器的原料一般是高岭土,高岭土是一种贵重而稀有的矿产资源,所以瓷器在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要超过陶器。
从制作工艺上讲: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在1000℃左右的温度就可烧成(也有例外的,如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黑陶”是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而瓷器要在1200℃以上的温度下烧成,并且在烧制过程中还须严格把控温度的高低。
从器物表面而言:陶器普遍不如瓷器的瓷质坚硬和光滑。陶器有的像瓷器一样经过施釉处理,但大多数陶器没有施釉。即使经过施釉处理的陶器釉层也普遍显得很薄而且不够光滑(比如我国民间的“釉陶”)。但是陶器的造型风格多样,各时期各种类的陶器样式丰富,造型自然质朴且富有生活气息。陶器的色彩也不比瓷器逊色,除了其本身坯体的颜色可达到黑、黄、红、棕等,有些釉陶的釉色也丰富多彩,比如四川南宋陶窑场出土的“绿釉陶壶”色泽就十分亮丽,其釉色在光照下鲜亮碧绿,其造型也很饱满庄重。
从文化品味上讲:陶器胜过瓷器。陶器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早,距今已有1万年历史,而且在中国的文明史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瓷器的出现要迟得多,按严格意义上来讲它要到东汉晚期才能够烧制成功,而且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往往造型、色彩十分漂亮,更富有商品性,而陶器由于诞生的时代早、数量大,因而更具考古价值并具有浓郁的民风,更显现出文化上较高的品味。
综上所讲,瓷器比陶器更坚密、光滑、美观,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而陶器比瓷器更具有艺术文化品味。所以人们喜欢使用瓷器,更喜欢收藏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