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书法家是谁?

卞青卞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7年5月6日,据有关媒体报道, 著名书法评论家赵占峰撰文指出,“天道酬勤”出自明代《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端公义气洪信郎》有诗云:“命运堪嗟命可嗟运由天定各殊途。莫道前程晦暗处当知后道复光华……”其中诗句就是“天道酬勤”的最初形貌。但此语却并非古人所创,而是现代人杜撰出来的。 事实上,现在网上关于“天道酬勤”出处的信息都是源自于一篇名为《天道酬勤的来历与典故》的文章(文章见文末),该篇文章最早发表于搜狐网站中,而后被众多门户网站转载、引用,最后又被网友搬到了知乎上。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北京人王希孟,他自称是一名公务员,至于他的职业和经历如何,笔者目前不得而知。

从文章中来看,王希孟似乎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而他也认为自己的文章是准确无误的。在文中,他表示自己曾查阅过多种文献资料,甚至还将这些参考书的复印件拍成图片贴在了文中。然而,对于这样一篇所谓的权威考证文,笔者认为还是存在诸多疑点,而这些可疑之处也是让笔者产生疑虑的关键所在——

首先,“天道酬勤”一词虽然出自古籍,但这并不能证明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来源于古书。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说所有的古今异义词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释了吗?如此解释显然不合理; 其次,王希孟表示自己在写这篇考证文时引用了大量的参考书籍,但这些参考书中有很多都是现代人的作品,比如《中国俗语大辞典》、《中华文化词典》等等,甚至还有一本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成语大词典》,试问这样的著作怎么能作为历史的权威依据呢?此外他还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只言片语,并以此来论证“天道酬勤”一词的古老来历——

按照文章的所述,“天道酬勤”最早是在明朝出现的。但是我们在百度百科中发现,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了这个成语(参见元曲《醉东园》)。这又该怎么解释呢?难道说“酬勤”两字在古代没有联系吗?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作者称他曾翻阅过许多古籍,包括很多已经找不到原版的古书,所以他在引言中才写道: “我之所以敢写下此文,是因为我曾经花费了很长时间去翻阅那些已绝版且难寻的古籍,也曾经将一些古籍上能用的内容全部抄录下来…… ” 那么请问这位王希孟先生:你所抄录下来的古籍究竟在哪里?能否将这些古籍的书名、出版年月等主要信息提供出来呢?

优质答主

我是学书法的,但没学过其他科目。我接触的第一位当代书家就是天道酬勤,他就是李放。 他不是现代书法家!他的作品是1937年的作品。他的字写得很好,但不是现在这种风格(他现在的字体更接近于魏碑) 他的代表作是在南京中山陵附近写的三个大字——“民族魂”,这三个字的笔划被刻成了三个石刻,这三个字和现在的“民族魂”一样大。后来有人把这几个字放在网上卖过,我当时就在网上见过那张图并买了那个图片。 现在我的书房里就摆着一幅这个“民族魂”的作品——这是我20多年前买的。我现在很喜欢看《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外国人在南京烧杀抢掠的内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