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笔锋?

左庚欣左庚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笔法”历来都是中国书法的核心,但是关于“笔法”的论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一些大家对于“笔法”本身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如米芾认为“用笔之法,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藏乃露”“运笔如走盘珠,折钗股”,而赵孟頫则认为“结字须学《兰亭》,结字因时相传,人忘其宗矣,吾尝东出洛城,北望邙山,而后得见右军《兰亭》真迹;又曾入顾、吴中,以观二王、虞、褚帖墨迹,此乃必由之路也”。

我们通常认为在草书当中,“笔锋藏露变化和提按顿挫的变化是草书写法的主要表现手法” 因此想要理解笔锋这一概念就应当从这两种变化谈起 在草书里面如何表现笔画粗细,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提按法和切笔法两种,通过将毛笔提起或按下使笔毫散开或者聚拢来达到笔画粗或细的作用。而如何通过提按让笔画粗细变化丰富以及如何让笔画更有力,就需要用到“笔锋”了。

所谓“笔锋”就是毛笔的笔尖部分,由于笔毫是由狼、兔、羊等动物的毫毛组成,当笔锋提起的时候这些毫毛会散开形成粗的线条,而下按时会聚拢变成细的线条,而当笔锋处于中间位置即没有提起也没有按下的时候,笔毫就会呈现出松散状,此时所画的线条自然是最粗的了(如下图)。

图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当笔毫处于散开状态时,笔划最细,而随着笔毫的逐渐聚拢,笔划也逐渐变粗,当笔毫完全聚拢在一起时,笔划达到了最粗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笔锋最为明显的状态,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笔毫之上并且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时的笔毫呈现出了明显的圆点状态,而这个圆点的中心就是所谓的笔锋。 我们知道了笔锋所在的位置,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知道如何将笔锋表现出来了——首先,在提按过程中注意轻重的变化即可表现出不同的粗细程度,其次则是要注意笔锋在行笔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也就是说要想将自己的笔触表现出来,就必须注意提按力度的变化以及笔锋在行进中所呈现出的形态,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毛笔,并通过毛笔呈现在宣纸之上。 下图为王羲之的《十七帖》局部,其中可以看出在提按的过程中笔锋有明显的形态变化的。比如图中第一行的“不”字的第二画就有明显的两次提按过程,第一次提按使得笔毫散开形成了粗笔画,第二次提按笔毫收束呈圆形,从而形成了较细的一笔。

优质答主

谢邀 题主的问题有些宽泛,我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笔锋”一词的意义。

首先,从文字学角度来说,字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笔画和偏旁部首。说一个字或者一篇文章有笔锋,指的就是其中的笔画以及偏旁部分在书写时的表现力如何了。 如果要具体一点地描述呢,我觉得应该这样定义笔锋—— 1.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2.点画精妙并且位置得当;3.字体美观且比例匀称;4.墨色浓淡相宜并干湿适宜等等... 而我们常说的“中锋”“侧锋”等笔法问题只是笔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另外,如果题主所说的笔锋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字的笔画或者偏旁部首的话,那这些文字的形体的优劣标准也应该包括“笔锋"在内。因为,一个优秀的文字形象必然是笔画与偏旁部首的组合协调统一的形象。也就是说,好的字形必定有好的笔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