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书法家?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文化又根植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谈及书法时,不能脱离对“道”的讨论和阐发。 首先谈何谓“道”——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去接近它、理解它,但无法完全掌握它……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我对“道”的理解。 “道”在中国传统的理论体系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在这里,“道”是被看做是万物的本源,是所有一切的根源所在! 在书法领域里,人们同样将“道”视为艺术的最高追求——不过,这里的“道”被解释为一种“境界”或“状态”了——所谓笔笔送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等都是指一种状态,指的是书写者通过用笔的方式将自己的精神与情感传递给毛笔,进而由毛笔再传递给纸张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是顺畅、越是自然,那么所达到的状态就越接近于“道”的境界——当然,这里所说的“状态”还只是就书法而言,并没有涉及美学或其他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谈谈何为“书法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书法家”就是那种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而已——其实这样的认知是相当普遍的。但是我要在此澄清一下,“书法家”并非指写字好的人,而是指那些达到了艺术上的某种高度并能够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的人……所以你看古代的许多书家,他们虽然都写得好字,但却从未自命过自己是“书法家”……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明了:只有自己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被称为“家”啊……“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嘛! 如果说古代的书法家们大多是以“授业传道”为目的的话,那么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则又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成名”或是“赚钱”——于是,一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便开始不择手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