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裱书法作品?

单淼虹单淼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书法装裱、国画装裱,我在一些视频网站上做了简单科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看看。 我的观点是“装裱”这个词比较误导人,因为人们一看到“装”这个字就容易联想到“装”点、装饰之类的词义,从而对它的作用产生错误的理解——把装裱当成一种美化工作或者画龙点睛之举。 但是其实装裱真正的功能应该是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这一点在装裱行业里几乎没人承认)。那么既然装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长久地保存作品不被破坏,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装裱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保护作用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古时候就引起了争论。

古代装裱工艺大致分两个流派,北京派和南京派。后来到了乾隆年间,皇帝觉得南北方的装裱水平都挺高,于是下旨把南北两派的装裱技艺整合起来,统一发展成了现在的装裱工艺体系(当然还有别的因素的影响,这里就不多展开了)。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北京的装裱水平确实比南方差了一些,所以有时候在一些拍卖会上会有“无装裱”“原装裱”这样的说明。 这其实就是当时选择的标准之一——“更适合于文物保存的装裱技法”。

然而很可惜,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分辨哪些裱法才是最适合于文物的,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根据经验来挑一种相对比较合适的裱法,这就是现在大家普遍认同的装裱技法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将“装”与“裱”当作一个动词使用,比如“这幅字需要装裱一下了”等等…… 我不否认传统装裱技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我只认为它是一项文物保护技术。我们没必要去刻意强调那些过于“美观”的东西(这本来就不是装裱的主要目的),只要它能达到最基本的保护效果就足够了。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 在我看来,一幅好的作品除了本身的艺术性以外,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观赏性、收藏性和传世性。前两者自不必多说,第三者的含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作者想要留下自己作品的意愿越强,那它就越有可能流传下来成为一件“好作品”。如果连作者本人都懒得为他的作品做出任何努力的话,那它基本上也就失去了流传下去的可能性了……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书画篆刻等传统的艺术作品,也适用于音乐电影等当代大众作品。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自己的作品来,这样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附一段《芥子园画谱》中有关装裱的内容: “凡做画,先择净纸平铺案上,用干毫笔扫去纸面尘埃及积湿处,然后调墨、色,按画面大小疏密横竖以定其位,须要凝重,用淡墨拓印,令均匀。若墨色气力不均者,即有轻重深浅之病矣。待墨色半干时,以手轻轻去之,不可着纸太深,亦不可全脱。然后依原位略展,用细笔扫出轮廓,用淡墨略勾一遍,以定粗细及转折顿挫之势,再用较深墨加圈点,所谓‘树有枝、石有骨,花有嫩、草有尖’皆要一一分明者,此即白描也。白描后,方施染法,凡染法多用淡墨,至浓处颇宜深黑,然不可过深,恐伤画面之气。浅则淡而无光,不可不审也。如用赭石,则不可单用赭石,须间以墨色乃佳。墨色之中又有深浅浓淡之分,不可不知。又须看纸之旧薄厚,以定所下重轻之分焉。” 以上内容摘自黄宾虹先生著《山水画法》一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

优质答主

谢邀~ 本人业余练习,无专业功底,浅显的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仅供参考哈~ 1.裁纸(买那种卷筒状的宣纸比较好) 根据书法的长、宽各裁一张,厚度以刚好能盖住作品表面为准; 用双胶棉贴于背面,这样在揭时不会破坏画面; 在背面上端和下端分别扎两个孔(注意不要扎穿),用皮筋固定后,把绳子穿过这两处小孔系紧。

2.装框 (建议去卖装饰品的地方,一般有专门安装的师傅) a.画框的四个边按45°角打斜,然后用木工胶粘在一起 b.画上装饰边框 c.贴上标签写上作品名称以及创作时间 【PS】 字尽量写得大一点,不然看起来会很挤…… 以上,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 ̄~)~

易玉栋易玉栋优质答主

一、确定书法作品内容尺寸

在创作之前,应根据作品的内容来确定字体、幅式以及尺寸。比如一首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曲等等就适合写成条幅;若是一首五绝、七绝的诗词短章或者是一幅箴言就写成斗方或横幅。若是一副对联,那就根据具体内容和房间的装修风格来确定柱式的大小。若是手札形式的话,就写成手卷形式。如果创作一幅大的榜书或者手札等行书或草书作品的话,就采用册页形式来裱褙。

二、创作书法作品

根据上述的第一条来准备好宣纸和毛笔,然后按照草稿的内容进行创作。如果是四尺以上的条幅或者三尺以上对联的话,应该要站着来书写。若是手札斗方或者册页手卷的话,可以坐着书写。如果是站着写大的字幅的话,就用直径2.5厘米左右的兼毫笔;如果是坐着写小字和手札的话,就用直径1.5厘米的兼毫笔。当然如果你的悬肘实力有把握站着写3厘米或者5厘米以下小字的话,也可以站着书写。若是一时半会难以把握的话,可以先坐着写。写行书和草书时的用墨应是“浓、活、润”。

三、创作书法作品时的落款印章

落款的话,如果是写成条幅幅式的,可以落一两句与内容吻合的款。如果是成对的对联的话,就落款上联的姓名和下联的时间。如果是一副短章的话,可以采用单款或者双款的形式来落款。落款的话,字应该要小一些,应与正文相协调。“印盖之,不可使其压字”。若是用两方印章的话,一朱一白,两方印章的距离要相隔开,不可挨得太近。

四、创作行书和草书作品完成以后

创作的行书和草书作品完成以后,可以给朋友观赏一下,请朋友修改一下字迹和落款等细节之处。这样也可以检验一下自己创作的行书和草书作品在章法上和落款上是否都妥当。

五、创作行书和草书作品裱褙

一幅创作的书法作品完成以后,可以找一家较为可靠的装裱店来进行装裱。字帖中所说的“裱褙”的“褙”是个多音字,应该读作“背”,“裱褙”的“裱”是读作“朴”。这个“裱褙”的发音类似现代北京话说的“拍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