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空间何绍基?
1. 书法与哲学的关系,历来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其中“书理”这个概念尤其重要。所谓书理也就是书写的法则,它直接关乎我们对于书写的理解和训练。
2. 从学法的层面去考虑,何绍基的“分书”法是建立在传统书法基础上的再建构,即把原来篆、隶、楷(或者更细分为隶书与楷书的区别)等单一字体的练习分解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体;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将原来比较单纯的某一种笔法技法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让每一个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练习。这样既能使学习者对每一种书体都达到精通的程度,又避免了单一字体过于枯燥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倦怠感。而且这种拆分后组合的练习方式也能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比如《东洲草堂行书册》里有一段小行草书就是何绍基用这种方法写的。
3. 但是这种写法虽然便于学习,但却有一个缺点——由于它是将所有笔法技法归纳成三类来练习的,所以一旦掌握了这三类笔法的特征,那么写出来的字就会显得千篇一律了。所以我们在临摹何绍基的字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这一点,多关注他其他方面的特色,比如结字的灵活性等等。。。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何绍基喜欢写扁形的字,在书写过程中会刻意拉长竖笔并缩短撇画和捺画的水平长度。这个特点在他临写的碑帖中也有体现(比如《曹全碑》),但他在创作时却并没有这么做了。所以在临习时要特别注意这点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