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需要装框吗?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书法作品要怎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古人说字要“成篇”才算完成;现代人说字要“落款”才算完稿(一般还有盖印、钤封、题签等),所以题主提到的“要不要上框”是附属于这些最终完成的环节中的小动作而已! 但,如果作品本身已经具有了较好的艺术性或观赏价值,就不一定要再上框了——这就要考虑你作品的用途和场合来定夺了:比如,你的作品被裱在玻璃中,悬挂于公共场合的墙壁上的话,就最好要有框了,因为这样可以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安全;如果你的作品只是用于收藏的话,那就可以免去了框框条条,以免破坏了原作的布局与格调……如此之类,都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取舍的。 如果真的对框有特别的喜好和要求,可以找一些装饰性的边框来配搭一下也无妨。 下面是我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装饰性边框的图片,以供参考: 其实书法作品的装裱样式很多,除了传统的竖立式外,还可以横放在几案上当做挂屏来用(类似古代文房中“屏风”的作用): 这种形式的装裱工艺叫作“挂轴”,其规格多为四尺整张(即138cmX34cm),四周可留边距各2.5-3cm左右,适合书写内容较为简短的诗词歌赋之类的;如果需要书写更长些的文章,则可以选择八尺以上的纸张来创作。 另外,像国画这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就有很多不同的装裱形式可供选择,如:四尺整张的宣纸可装成“镜心”,六尺整张的可做成“裁片”,甚至更大更宽的也可制作成“条幅”“手卷”等等不一而足。不过这些都要根据画作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了……
以上仅供参考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