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书法怎么写?
首先,自强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强”的解释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亦作“自勉自强”);也指自己努力向上。 而自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关于自强的论述,在经典文献中是如何定义的呢?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一书中写到: “自强”一词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1839年林则徐在《受命以来所得诸友书答问》中说:外国“其国富强者,盖由自立自强之所致尔”“若徒以制器巧为能,是岂足云自强乎?” 1842年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后来成为洋务运动的口号)的主张时,把“自强”作为这一主张的中心内容加以阐述和论证:“是书何所宗哉?曰:“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已矣!”他进一步解释说: “夷之长技有三:一曰船坚,二曰炮利,三曰治兵(即“练兵”)之术……中国欲自强,必先自强人而后自强术……”[1]因此,他把“自强”概括为“人自强而技自强”。 从以上有关“自强”的表述可以看出,“自强不息”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可以看出,它是在反对外国侵略扩张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自强”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自强”,主要是指自强精神或自强意识,这是“自强”的核心和灵魂;另一个则是“自强”的手段和方法了,它是实现自强目标的前提和条件。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书写方法如何设计呢? 我们知道古代的书札、公文都是横版书写的,这样既能够方便于阅读,也能够适合于携带。然而,我们今天的书写更多的是竖版的了。如果采用古代的书写方式去进行设计的话,未免会有些违和感。但是既然“自强”的本意是讲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那我们就不妨把它当成一种人格来设计好了。 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气质又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性格又可以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能力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强应该是一个人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字拆成四部分来进行设计了。 这里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版本供各位老师参考,分别是: 第一版面: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案可供大家参考哦~欢迎私信~ 编辑于 2021-10-14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