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书法怎么写?
这个可以写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文化等等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又称“中国汉字艺术”、“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和媒介,以毛笔为载体的书写行为、书写方法和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因为人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一笔一划,首先眼睛看得清楚,才能下笔有力,从而养成专心致志做事的好习惯;其次在练字的过程中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耐力以及坚持力。
192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书法》,署名周越撰著。该书分为正文与附录两部分,共六章十八节。其中第一章讲笔法、第二章讲字法、第三章分别讲述楷书(小楷)、隶书、行书、草书四种字体的写法、第四章论临帖,第五章讨论学书工具,第六章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包括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南朝智永禅师、唐欧阳询、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后来书法教程类图书的重要参考文献.
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喜爱书法,例如: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不教妄动,动必有道;未尝虚行,行必有所得”。这幅对联表明了王羲之认为只要按照规律进行训练,就能获得一定成就的想法和对书法的认识。他还曾说:“若将不当作要事而慢易之,虽师宜娘、锺元常不能成其妙也。故知古之善书者,皆须胸中有道义,又识见广博解数甚多者也”(唐窦臮《述书赋上·卷上》)。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把这种精神进一步具体化并发展成了著名的“五合五失说”“五合”是指:“合乎道,合乎艺,合乎情,合乎理,合乎则(法度)” 即:合乎道理,合乎法则;“五失”指:一、“失于势”——执笔时忽略了力感的存在导致点画形态缺乏变化,显得单薄无力;二、“失于体”——没有注意到每个字的结构特点而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导致结构松散失去神采;三、“失于节”——写草书时不注意节奏的变化使得作品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生气;四、“失于笔”——写行书或草书不注意用笔的提按使转导致线条枯湿变化不明显而且容易生滑;五、“失于墨”——笔墨使用不够精到造成墨色枯渴浓淡变化不足。
从以上不难看出王羲之对于书法学习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那么现代人如何继承和发展王右军的优良传统呢?我在这里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避免误入歧途;其次要多看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还要多读些有关书法的书,如:《书谱》、《书学常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等;最后就是要有耐心了!如果觉得自己天赋不好也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多花些时间来积累经验,正所谓“勤能补拙”嘛~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_^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