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种翡翠几分水?
关于翡翠的“水头”,可以看作是一种视觉感官评价标准,指翡翠透明度和透亮程度的大小。 翡翠的透明度与晶体颗粒大小、结构特征有关:如果翡翠内部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则看起来通透水润,我们称之为“种老”;而如果翡翠内部颗粒粗且结构松散,那么看起来就不够通透,我们称之为“种嫩”。 在翡翠行业里,人们用“水头”来表示透明度,一般把翡翠分成十个等级,每个等级用一个字母代表,从T到O依次排序如下表所示: 所以,当我们在购买翡翠的时候,看到商家说自己的翡翠是“6分水”或者“7分水”时,其实就是翡翠的种老或种嫩的描述啦~ 如果将冰种翡翠和玻璃种翡翠切开,从中间横切一刀,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他们的“种”确实不同哦!
除了水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与透明度相关的概念——光泽,是指物质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一般来说,天然珠宝玉石的光泽具有半金属光泽、蜡状光泽等不同特点。比如钻石、锆石等具有玻璃光泽,祖母绿具有油脂光泽等等。 但对于大多数翡翠首饰而言,由于抛光工艺的作用,翡翠的表面会产生一种柔和而清透的光泽感,这种光泽介于金属光泽与玻璃光泽之间,通常被统称为“蜡状光泽”,在翡翠行业中我们通常称其为“柔光”。 在翡翠行业内,人们通常使用“光”这个概念来衡量翡翠的水头和亮度。 “光”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透明度(“水”),二是反光能力(“光”)。“光”越大说明翡翠越亮,“水”越好说明翡翠越通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光”的水平来实现改善翡翠品质的目的。
影响“光”的因素有:翡翠质地、抛光、镶嵌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在选购翡翠时,可以通过观察翡翠表面的光滑度以及是否经过高亮度打磨来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观察镶嵌件是否存在瑕疵等问题。
总之呐,“水”越高证明翡翠的透明度越高,“光”越强代表着翡翠的亮度更好,但两者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有时过高的透明度反而会降低光的照射强度从而导致翡翠看起来黯淡无光。所以大家在选择翡翠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