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扣翡翠好不好?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铜扣” 铜扣是天然翡翠中常见的一种外观特征,由于翡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其内部的铁、锰等元素被氧化而形成了褐铁矿,当这些矿物呈细脉状或网状分布的时候,就会形成类似“铜丝”“铁锈”之类的颜色,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翠性”。 “翠性”的呈现虽然和金属有关,但是并不意味着含有金属或者具有翠性的翡翠就有价值,比如下面这4块料子,都是老坑种翡翠,但是带有一丝丝的铁锈色,即“翠性”,所以价格都不菲。 因为含铁量非常少,所以“翠性”的颜色很淡,肉眼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但是如果铁含量升高,那么“翠性”就会明显增多增重。 接下来我们聊聊“铜扣”(顺便科普一下铜扣的形成过程) 在天然翡翠中,除了部分玻璃种或者冰种的水头极佳的翡翠外,大部分天然翡翠都会存在裂纹,因为玉石的形成需要经历上百甚至上千摄氏度的高温高压,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如果内部不够紧实的话,就很容易产生裂纹。 而当翡翠经过切割、打磨之后,表面的保护釉或者是抛光粉脱落,原本就存在的裂纹就会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在表面覆盖一层薄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掩饰效果了(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卡地亚工艺”)——既填补了原石上的瑕疵,又丰富了色彩,一举两得。 所以有“铜扣”的翡翠并不等于质量问题,只能算是天然现象罢了。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铜扣”并不是瑕疵,为什么有些商家却把它去除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铜扣”会影响饰品的光亮度,对于银制品而言,沾染上油脂性物质后很难清洗,对于贵金属来说,本身光泽就很好,不需要借助外力来增加亮度。而对于翡翠来说,晶莹剔透、温润光泽才是它最好的诠释,所以如果有影响美观的“铜扣”,势必会进行去除。
当然,也有不去除的,就像以下这对手镯。 不只是手镯,一些珠链也是有“铜扣”的,不过“铜扣”的厚度非常之薄,如果不拿手电筒照射的话,几乎看不到。而且即便照射,光线也很弱,不认真观察的话也很难发现。 另外要说明一点的是,带有“红丝”或者“绿水”的翡翠不一定就是假翡翠,因为这种颜色的形成是由于微量元素镁、铁等渗透进去形成的,也是纯天然的现象。只要内含物没有大量聚集,不影响美观的话,大可不必在意。 总之,有“铜扣”不代表是假的,而没有“铜扣”也不代表是真的……所以啊,买不买得起另说,反正现在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了,以后说不定连“铜扣”都有可能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