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东西有多好?
谢邀 首先呢,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翡翠。 翡翠是一种玉髓,它是由致色元素铬和铁在结晶过程中介入形成的颜色,因此它的颜色是有一定结构的,我们把这种具有颜色的部分称为“色素”,而把没有色的部分成为“空白”。 那为什么会有色素与空白之分呢?
这是因为当硬玉矿物(主要成分为Ca2(Mg6)Si8O20)形成晶体时,如果晶体内含有铬离子就会形成绿色的颜料颗粒,这些绿色颜料被称之为铬绿泥岩;若含铁元素较多则会形成红色的颜料颗粒,我们称之为铬铁矿。 当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七彩缤纷”的效果,也就是翡翠独有的色彩变化。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这样,我能不能将两种元素同时加入,然后得到一种颜色均匀,亮丽清新,而且永不褪色的翡翠啊? 很遗憾,自然界并不会出现这样的翡翠,除非你使用化学手段人工染制。
但是,如果你得到了一块颜色很不均匀的宝石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通过抛光打孔,将其制成首饰品,这样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经过光线的照射,不均匀的颜色就会分布到整个首饰物上,这样看起来也就自然协调多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然的翡翠是存在色差的,而且其颜色也是由内向外逐渐变浅的。这也是鉴定师们在鉴定翡翠时常说的“有色根”或“有底色”的现象。
当然,我们平时所见的翡翠饰品,基本都是经过雕刻师精心雕刻而成的,一般都会有正面的刻面,以及侧面的切口。而我们观察这些切口的地方就可以观察到上述现象了——有色的部分与无色的部分界线和颜色是有明显区别的,就像天然玉石一样自然美观。所以,天然翡翠总是带着一些“瑕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