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菩萨有哪些?
菩萨,梵语叫“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叫“菩萨摩诃萨”。 它是这样理解的: 菩提,就是觉悟、智慧的意思;达摩,原指法,也就是佛教的理论体系。所以合起来的意思是觉悟者。
其实用汉语里的词来解释印度词是非常困难的,往往牵涉到很多相关的概念和用语,所以我们还是看菩萨的原型吧! 在佛的造像中,有各种不同形象的菩萨,有乘着莲花来的,有乘着彩云来的。
其中有一类特别受人们欢迎的菩萨形象是——天女散花图。 在这个图中,美丽的天女生于莲花之中,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的鲜花她用手捧著,有的是自然垂落於她的身体周围。 这是为什么呢? 在佛经里,有许多关于菩萨生平的叙事经文,它们通常被称为《本行集》或《本生经》。在其中一部著名的《佛说十善业道经》里,就记载了有关菩萨用鲜花供奉佛陀的故事。这个故事还引申出一条重要的佛教戒律——不食荤辛。
根据故事描述,有一天娑婆世界的人民看到天空中有好几千辆装饰得十分华丽的汽车。这些车子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菩萨们以莲花为船,载着种种供养来到世间供佛。
他们先是以香、花、璎珞、涂香等供养佛法僧三宝,接着又以甘美饮食供养。但是最特别的要数第四桩事——“食自死畜生福德”。什么叫做“食自死畜生福德”呢?意思是说,这些菩萨们吃了那些已经死亡的动物所积累下来的福德——也就是这些食物的营养。
这看起来好像很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据佛经上说,这些动物生前造了大功德,如救度众生、布施供养、持戒不犯等等,因而积累了许多福德。当它们死亡之后,这些福德没有消散,而是凝聚起来变成了食物,供给菩萨们食用。因为吃了这些东西可以让菩萨们生长功德,所以这样的食品不仅不算荤腥,而且反而具有大福报。 那末我们看见佛像前供着的水果、糕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这些供品并不是现在才制作的,而是在过去世中,有人在施舍给佛菩萨时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