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玉佛翡翠?
这个要从翡翠和佛教的关系说起,翡翠最早传入中国是从佛教传进来的,据说唐代高僧玄奘西游时带了一块回国的,后来就出现在了唐朝的佛经中《大唐西域记》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酷爱玉石,尤其喜欢和田玉,但是呢又觉得和田玉太过普通,于是就命人把历代王朝传下来的玉料加工雕琢成各种佛像,以作纪念或装饰之用,这些玉器就被统称为“御制翡翠佛像” 。 最早的翡翠像也就是这种由玉材料制造的佛像了,不过当时没有对“翠”字进行简化,所以写得是“斐翠”或是“翡翠”。
那为什么“翡”就是红色的意思而“翠”就是绿色的呢? 原来啊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没有把绿颜色单独列出来的意思,而是把绿红黄三色一起用一个字表示,这个词就是“翠”或者是“翡”,而且这俩字古意中还特指鸟类羽色,比如“翠碧”“翡红”等等,所以可见最初的“翠”或者“翡”其实是泛指所有的彩色,只不过到了近代以后才特指红黄蓝三原色。 现在我们再说回“翡”或者是“翠”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没有过时的意思,不管是玉里的红色还是绿色都算是“翡”或者是“翠”。 所以,如果看到别称“玉佛翡翠”的,不用感到奇怪!这就是由来的原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