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绿翡翠是墨翠吗?
从字面上理解,“墨绿”是指颜色呈墨绿色;而“墨翠”则特指绿得发黑的翡翠。 实际上,“墨绿”与“墨翠”都是形容翡翠的颜色,但由于历史的传承,人们更熟知的是“墨翠”这个名字。所以,当你看到“墨绿”一词时,可以默认它是指“墨翠”。 当谈到更为具体的色度划分时,行业内把颜色分为十二个字等级:浅、淡、微、深、浓、暗、浊、翠、青碧、幽静、深幽、明丽。其中,“微、淡、浅”属于浅色,“深、浓、暗、浊”属于深色。 而将这十二个字进一步细分的话,又可以得到几百个色度,用来准确描述不同颜色的变化范围。比如,在“浓”这个级别中又分“五浓四浓三浓两浓一浓”等若干等级,以“一浓”为例,它代表的颜色变化范围是:比“中浓”暗90%以上,比“下浓”暗70%左右。以此类推。 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可以给“墨绿”一个精确的色度定义了——相当于“下浓”的85%。换言之,如果将颜色从亮到暗依次分为十级,那么“墨绿”处在第五级。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颜色的分类要粗犷得多(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要分类),通常用“七彩色系”——红橙黄绿青蓝紫来表示。由于人们的肉眼对颜色的感知是有差别的,因此这种笼统的“七彩色系”会因人而异。再加上语言表述的模糊性,导致“墨绿”这个词在人们心中的色彩感受存在一定差异。
不过,既然有“墨绿”这个词,必然意味着存在一种普遍的情况,即大多数人对于“墨绿”的感受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墨绿”这个词虽有笼统之感,但并非毫无依据。 当然,如果你非要一个具体的标准不可,那也很简单,只要知道“上浓”和“下浓”就行了——“上浓”对应于“中浓”,“下浓”对应于“下浓”。二者相差一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