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不做刻面?
谢邀,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先说答案:因为翡翠的晶体形状是柱状的,做刻面会很难看…… 下面来说说原因:
1、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雕刻。目前市面上的玉器大致分为:山料(未经加工的原石),山雕(原石在开采的时候由于意外,出现奇形怪状的情况,这类料子一般比较少),手工雕刻(设计师根据原料的外形设计出图案,雕刻师按照图案进行雕刻,其中可能涉及打坯,细雕等工序),机器雕刻(在电脑设计图的基础上用机器进行雕刻,精度高,但是缺乏灵气)。当然还有一种是镶嵌,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 那么通过这个介绍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雕刻是指利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来改变玉料的形态。
2、再来说说什么是刻面。对于宝石学来说,一般情况下,宝石的刻面主要指圆形、椭圆形、异形(包括马眼型、公主方、蛋面等)以及钻头形等切割成的平面,而这样的切面形式会让光线经过折射或者反射产生五彩斑斓的视觉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和“透”。 因此从定义上来判断,翡翠显然是不符合刻面的标准的。因为翡翠经过切割打磨后得到的表面往往是弧形的,而非我们所看到的抛光表面的光亮平滑。
3、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原料上来说,大部分翡翠产自缅甸,而缅甸翡翠矿床中主要的翡翠岩体属于变质岩系,由硬玉岩及钠质-钙质阳起石透闪石岩组成。其中硬玉岩的成分与工艺界公认的极品玉石种质标准NPGS(美国宝石学院)认证的绿宝石[5]成分相当,属于钙基硬玉聚集块。
而从矿物学角度来看,硬玉是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6],晶体形态多为柱状,纤维状或者放射状集合体,晶粒往往非常细小(小于0.5mm)。正是因为这样,当它经切割打磨后表面不可能像单晶体钻石、刚玉那样光洁明亮,而是有油脂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弧面。 如果从光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硬玉透度的关键在于其晶体形态。 因为柱状晶体有一个特点:每个柱面上都有无数个菱形角,这种特殊的结构会导致光线的折射散射从而无法集中于一点,我们的眼睛自然就会觉察到其中的杂质和纹裂。而这恰恰是鲜少有人会购买带有明显柱状的翡翠成品的原因——不够美观。 (注:这里为了便于观察特意把有棱角的柱体用锉刀磨平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