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雕刻龙寓意是什么?
中国向来是龙的传人,自上古时代起就流传着许多龙的传说,而玉器中也有很多与龙相关的装饰品,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龙形佩了。在众多的龙形佩中,又以螭龙(也叫螭狮)造型居多,那是因为螭龙在传说中并不是什么正义使者,相反还十分好色且作恶多端。 古书上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说是在宋真宗的时候,河塘里出现了一条颜色奇特的鲤鱼,身体一半呈红色,一半呈青色,还长着一对翅膀,看上去很是奇异。于是当地的人就把这条鱼献给皇帝,想以此骗取爵位和俸禄。
当大臣们看到这条“异形鱼”后都感到很惊讶,于是立即派人把它送进宫中给皇上赏玩,还特地选了个有“鱼”字的吉辰吉日进贡的。 真宗见到这鱼后也很喜欢,于是便命人把这条鱼养在了御花园之中。没想到过了没多久,这鱼竟然不见了踪影,众人大惊失色,到处寻找却了无踪迹。
直到半年之后,在大殿的廊柱角落里发现了一点儿鱼鳞的残片,大家仔细观察后才确认这是那条鱼的鳞片,只是现在已经变成了灰白色,而且形状也变了模样,完全没有了最初的那种鲜艳色彩。真宗见状,随即命令翰林学士徐铉撰写了一篇叫《瑞鱼赋》的文章,来记录此事以表吉祥荣耀之意。 不过,根据史书中记载来看,这鱼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草鱼,而非鲤鱼。原因也很简单,在古代人们食用鱼类通常都是煎炒烹炸炖煮溜拌,而鲜少有人吃生的,更不会有把整鱼做清蒸的做法,毕竟有腥味。所以那些被误认为鲤鱼的鱼一般都是淡水养殖的,个体较大,鱼鳞较厚,颜色偏黄的鱼类。
而鲤鱼由于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体形较小且鱼鳞薄而软,颜色呈浅灰色,刺多且嫩,味道也比较淡,并不适合做凉拌菜或是油炸食物,只有少数地区的人家会将其煎烤而成美食。从这一点上来看,这条“异形鱼”很有可能是条淡水养殖的草鱼。
中国自古是龙的国度,中国人也都是龙的传人,自始至终龙一直都是吉祥的象征,是高贵和尊荣的代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龙,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并给国人带来福泽。其中翡翠龙是最受欢迎的收藏品和佩饰,翡翠雕刻龙有着极为美好的寓意。
古人称龙为鳞虫之长,是四灵之首,其在形体上融合了众多动物的特征。“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这九个形象的特征汇聚到了一起就是人们所想象中以及艺术所刻画中的龙的形象。
因为龙的这些特征而形成了不同的品质,比如说头驼顶天立地,角鹿健壮活泼,眼兔多思机警,耳牛忠厚老实,项蛇有勇有谋,腹蜃伸缩自如,鳞鲤健康安泰,掌虎威震八方,爪鹰勇往直前。融合了这数种吉祥品质于一身的龙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也因为古人对于龙这种祥瑞之物在品质上的描述,而在实际生活当中被人们赋予了吉祥而美好的寓意。在传统文化中龙行云布雨,变化万千,周游四海,无所不能,因此成为了具有最高权威的吉祥兽。它有五种德性:“鳞虫之长,阳性也;瞑而有视,幽明也;顺时而动,应变也;足不踰方,知足也;能大能小,变易也”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因为龙象征着君王和帝王,所以除了皇家以及与帝王紧密相关的人之外,任何人是不可以用龙,也不可以佩带和使用与龙有关的饰物,这是违旨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了以后,龙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国的飞黄腾达和国泰民安。因为龙的这种独特的吉祥寓意,所以许多具有中国韵味的珠宝艺术,比如翡翠中就融汇了大量的有关龙的形象。
翡翠雕刻龙从造型上来说大体分为祥龙和螭龙,祥龙的形象具有驼头、鹿角、兔眼、牛耳、蛇颈、蜃身、鱼鳞、鹰爪、虎掌的九种形象,体态修长,动作矫健,具有顶天立地的阳刚之气。而螭龙的形象则多见的是臣字型双眉,臣字型的双眸,嘴部略微突出,耳部短小,颈部和身体都较祥龙来说显得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