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情最差是哪年?
我从事翡翠行业十多年,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没有“最差”这一说! 不管是什么珠宝玉石,都是有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根据颜色、净度(内含物)、切工、重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每个指标都是有对应的分值的,然后算出最后得分,按照数值高低排序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用“最好”“最差”来形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行业外的人主观意见的不同导致的。
对于行内的人来说,2015-2016年是低谷,那只是对于高档货来说的,中低档的翡翠在那个时候其实已经回暖了。 先来谈谈为什么2015-2016对高档货来说是低谷,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老坑种料价格下跌严重;二是新原料价格上涨。先说第一个,老坑种原本就供应量少,而2013年底政府禁止进口缅甸翡翠原石后,国内市场上就几乎看不到老坑种的原料了,仅有一些库存货源在流通。
由于需求大,而供给少,导致老坑种价格一路飙升,以玻璃种为例,原来十几万左右的已经算是高价,但是到了2014年以后,同样质量的玻璃种原本几十万的,现在都要一千多万了,上涨幅度之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而到了2015年后,情况发生了逆转,老坑种的价格出现了雪崩式下跌,以玻璃种为例,原来的千万级别的现在只需要几百万元,下降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这里需要提一点,老坑种跌得如此厉害除了本身材质好价格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炒作。因为之前老坑种价格高,很多非翡翠行业的人也知道了,一些投资客进入市场,使得价格上升得比较快,而到了2015年市场风向转变,这些投资客退出市场,所以价格快速下滑。
至于第二个原因,新原料价格上涨,简单来说就是开采难度增加,成本升高导致的。2014年前,翡翠原石主要是以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和克钦邦的毛料为主,但到了2014年开始,帕敢矿区发生多次山体滑坡事故,矿石开采受到限制,产量降低,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而在2015年之后,虽然仍有毛料市场,但品质较差,且数量很少。而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镶嵌加工国家,对边角料的需求巨大,因此有些商家就会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等地区购买半成品或者成品,这样一来就加重了市场的负担,使得本来就已经低迷的翡翠价格更加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