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与翠玉的区别?
1、成分不同 翡翠,由硬玉或软玉组成。硬玉是指含钠量高的辉石类矿物,包括Na(Al,Fe)Si2O6和 NaCa铝硅酸盐,主要构成物质为钠铬辉石(NaCrSi2O6)和钠铝辉石(NaAlSi2O6)等;而软玉则主要是蚀变辉石岩,含有的主要矿物质是阳起石[Ca(Mg,Fe,Al)5(Si,Al)8O10]*nH2O和透闪石(CaTi4-xMgx(Si,Al)6O10F2)。
翠玉则是青玉的别名,又称“碧玉”,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硅,其结晶结构与玛瑙类似。 因翠玉中常有黑色斑点,所以它的颜色不够纯净,有时会有水线等特征。不过,这些特征并不影响它作为工艺材料的应用。
2、产地不同 翡翠的原矿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粒状晶体,叫做翡翠原晶;另一种是团块状或纤维状晶体,称为翡翠岩。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很多翡翠都是天然形成的,不过因为地质运动的关系,它们多半是被开采后被人运输到其他地方。其中,粒状晶体状的翡翠原晶主要产自缅甸;纤维状晶体和团块状晶体的翡翠则主要来自新疆和田。 而翠玉的主要产地则是俄罗斯、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等地。
3、特点不同 翡翠原石的特点是在抛光表面会出现油脂光泽,在折射仪上1.545~1.555之间出现一个亮圈(多圈)。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时,会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荧光,而在长波紫外光下则会显示出很强的蓝色荧光。 翠玉虽然也是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固体,但它的光泽却不如翡翠那么鲜明,且不具有油脂感。另外,它在折射仪上的折射率也要比翡翠略高,在1.67左右。
在自然光下,翠玉通常呈现半透明至透明;若是不加雕刻,直接打磨成型的圆珠,则在阳光下会呈现出淡淡的黄色色调。如果将碧玺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可见从紫色到绿色的荧光带,其颜色与变化程度视颜色的深浅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