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日本的国宝吗?

诸查成诸查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好多啊,但是中国的“国宝”和日本的“国宝”是一个定义吗?你所谓的“宝”是文物还是动物?还是自然景色? 中国文物界的“国宝”一般是指那些代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文物,比如四羊方尊、后母戊鼎(又名司母戊鼎)、大禹治水图玉璧等。 也有特指一两种珍贵文物的,比如北京人头盖骨。

动物界的“国宝”大熊猫,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还有江苏镇江的圌山天禄(传说中的四不像),但是现在已经去世了 日本呢?他们国家的“国宝”似乎更偏向于文化意义,很多“国宝”都是文化用品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品,而且数量都很少。比如日本三大名画《伊势神宫》、《源氏物语》插图、《梅竹》,以及著名工艺美术品《金银铜铁》(铸造工艺)、《源氏物语绘卷》(插画)、《鸟居》(建筑)等等。 日本还有一个“国宝”叫《四僧爱猿图》,这是个绘画作品而不是动物,不过是个象征性的猴子形象而已。这四个和尚的形象代表了日本人所认为的四项美德:勤劳、节俭、好学、善良。

还有那个著名的《源氏物语》抄本,比上面的《源氏物语》插图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手写原稿。 这些“国宝”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都代表了日本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是每一个日本人值得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所以日本人对待自己的国 “宝”就像我们中国人看待长城、兵马俑一样。

鱼雅欢鱼雅欢优质答主

据史料记载,明代著名琴家严澄(约1370——1440)自京都归国携来了“春雷”。春雷琴属“大列”之“正梧桐”,唐“雷氏琴”中最难得的漆色紫黑、声如铜钟、松透悦耳的珍品。

据说,这“雷琴”极难制作,从造琴到漆灰、修琢等等,一道手续都不能马虎。其中,琴的腹腔内还必须安上一个“纳音”,使琴底和琴面的音响能融汇交集起来,于是便发出深沉、古朴、透亮而又厚实的琴声。当年“两京(南、北)琴家以春雷为重”。

春雷琴有“龙池”、“凤沼”,池沼上均刻有浅铭,龙池两侧刻有“时大宋淳化二年皇家珍玩”十二字;池上刻有人物二,高士一人,观荷赏月,潇洒自如,一侍童抱古琴侍立。凤沼上也刻有二仙,一仙羽袖带风,鹤发童颜,飘飘而行,另一仙童作侍立状,琴、鹤相随。

宋淳化二年,即公元991年,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足见春雷系北宋皇宫珍藏之物。龙池二高士刻像是唐代王维所画“卓文君琴挑司马相如”的画意。此画在唐代是盛行的琴挑故事。琴面桐木,琴底梓木。腹内纳音微隆起,琴背微拱。

琴面漆色为沉碧,间杂黑黄各色小流水断纹,近首处有一处大爆裂纹,形如游龙,由首至肩直至龙池,腹腔内漆色黝黑光亮。琴铭、琴像、题词为螺钿镶嵌而成。琴长122.4厘米,额宽18.9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5.3厘米,厚5.25厘米,是历代宫廷和著名琴家代代相传的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