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兴起于什么时期?

宫龙圣宫龙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代中国版画的发轫,通常认为始自1906年的《点石斋画报》。而在此之前,中国传统绘画中虽有“刻字”或“雕版”的艺术形式,却并不属于版画的范畴(至少在西方人的眼里不是)——无论是从制作方法还是艺术样式来看都相差甚远。当然,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为宽广些,我们甚至可以在五代十国的陶俑上看到最早的“版画”痕迹;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将视野拓宽至欧亚大陆乃至世界范围,我们又可能会在古罗马的镶嵌图画、伊斯兰艺术的雕刻和刺绣、拜占庭的圣像画上找到与版画极为接近的模样……版画其实是一种具有普世特征的平面造型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萌芽之初。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中国特指“近代”才出现版画呢?原因恐怕还是要归根到底寻找中国的“根源”。在我看来,传统中国是一种“书卷气”十足的“文人之国”,文人画一直占据着美术史的主要阵线(直到今天我们也仍在沿用“文人画”这一概念来指称所有绘画领域中的“中国特色”),而与之相对的是“民间艺术”(或曰“民间文化”“乡土文化”等等)则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版画自然也是如此——“印迹鲜浅”(语出潘力《现代艺术·语言创新与风格演变》)。

虽然我们在汉代的漆器上、唐代的印章上看到版画的踪迹,但那些仅仅是技术上的传承(制作技艺的延续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而真正的脱胎换骨来自印刷术传入之后(明末清初),纸价下跌(利于普及)以及文盲率下降(民众对知识接受程度提高)带来的契机。

正是借助此一机遇,以“图画”为基础、兼具“文字”和“图像”双重属性的“插图”开始在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领域大放异彩,而与之相匹配的版画也从工艺技术层面(刻刀代替笔具)到思想内容领域(迎合读者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并迅速普及开来。我们可以这样说:“插图”是版画在中国兴起的重要推手之一!

初霞云初霞云优质答主

中国版画在世界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唐朝初期,人们便采用把文图反刻在木板上,采用拓印的方法印刷在丝织物上,后来又被用在纸张上。最原始的纸张版画是用做宗教宣传的佛教故事画。大约到了宋代,随着民间绘画的发达及印刷技术的提高,人们把一些通俗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木刻插图甚至全部雕成版画印刷,从而形成了我国的古代的版画艺术。

中国版画分为古代版画与现代版画两个部分。古代版画一直从唐朝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铜版绘画传入中国为止,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风格;二十世纪初以后传入的铜版、石版、木刻、套色木刻、丝绵木刻等等,为现代版画。版画按艺术形式来说,可分为套色、单色两种;以用途来说,有书籍插图、图画、年画等。

中国古代版画发源并流行于民间。到了元代,由一些文人在苏州地区大力倡导,木刻艺术得到了大发展,并且很快形成了许多流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的鼎盛时期,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成了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建安书坊,由一些书籍画工和画家精心绘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列国志》、《七侠五义》等等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以及《千家诗》、《增广贤文》之类的启蒙读物,在知识层和广大读者中极为流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