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楼的银怎么样?
不请自来,关于银楼的故事我可就不困了啊!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中国的银楼并不是一个正规的经营主体,它不是一个独立法人,也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所以不能进行任何金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存款、贷款和购买国债)。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银楼”这个概念的范围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货币制度经历了不少变化,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则被彻底淘汰。
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冶炼技术,开始生产青铜器;到了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逐渐普及,货币由铜币变成了纸币。但是,无论是青铜还是铁,都是相对便宜的金属,无法长期承受充当等价交换物的高额费用——制作成本以及流通消耗。于是,人们想到了白银。
《周礼》中记载:“金九如(镒),币十又三如(镒)。”意思是说,黄金的重量是9镒1斤,白银的重量是13镒1斤。虽然后来的计量单位发生了改变,但这样的记载却表明了古人对银的高度认可。 用白银当货币,有两个好处:一是质地纯白,易于识别真假;二是比较柔软,有利于分割。
不过,用银币来交易有个弊端,那就是磨损严重,使用不便。于是人们在银币的表面刻上花样或者打上戳记加以区分,但这样还是会存在真假难辨的问题,于是有人就想出了另一种方法来鉴别:将白银熔化后打制成饼状,然后再加工成形状各异的金器,作为装饰品佩戴,只要看看上面的花纹就能辨别真仿了。这种把银当作首饰来佩戴的风气很快就在妇女中流行开来,而男人们则继续留着他们的短髭,抽着烟袋。
时间来到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贵金属的价格水涨船高,银的价格也越来越贵。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白银价格一度涨至近1美元/盎司,这让很多之前把银当作装饰品的人会想起当年用作货币的银,并试图从中捞上一笔。
当时,各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都开始大量印制钞票,然而这些钞票的信用早已不如前了,人们纷纷寻找可以替代钞票的硬通货。在这一背景下,银的价格再次暴涨,甚至一度超过了黄金。这也给银楼这一行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 时至今日,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银饰品售卖,银楼一词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一些偏僻的小镇上,仍能看到这样的商店,它们大多由家庭作坊组成,设备简陋,卫生状况差。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检验设备,工作人员也只是凭经验判断银的品质。他们提供的银条或银砖,往往含有很高的杂质,价格却很便宜,适合收藏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