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钱哪里的好?
这个问题有点难,因为“好”的标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两个朝代的铸币,一个是唐朝的“开元通宝”,另一个是明朝的“崇祯通宝”。为什么喜欢这两个待会儿再表。先说“不好”的地方吧!
首先说“唐”,唐钱的版别极其丰富,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但正因为板别多,所以导致唐钱在鉴别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说容易花眼,其次有些版别的钱文字或图案有缺陷,显得比较粗糙,比如有的“元”字没有竖笔,有的是“四出”等,这些都会影响一个新手对古钱的观感,再者有些朋友受电影或其他影视作品的影响对唐朝货币的形象有着先入为主的看法,如“开元通宝”要像影视剧里一样打上有“官”字的横杠,我觉得那是违背了唐朝人创造这种货币的初衷。
再说“明”,崇祯年间共铸造了三种铜钱,由于崇祯皇帝换地不停,所以这三种钱分别叫“崇祯通宝”“崇祯重宝”和“崇祯元宝”,我喜欢的是“崇祯通宝”,因为我觉得它最像现代人所理解的“钱”的样子,其余两种我认为有点别扭,“崇祯重宝”的“宝”太大且与“崇祯”两个字离得远,而“昭仁殿宝”的“宝”太小,我觉得应该是嵌于“永”和“通”之间的位置。 说完了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原因,再说“好”在哪里,其实也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
所谓的历史价值就不用多说了,任何有相当年份的钱币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个别新钱的出土有助于研究历史事件和经济);而艺术价值嘛.......你懂的,有些钱币的制作很精良(如宋元的钱加工非常精致),有些则显得很粗糙(大部分明代钱都显得比较粗糙),当然还有极美的(清钱),这种美包括形状美、字体美和铜色美,不过这玩意儿都是各花入各眼的,很难统一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