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的钱怎么交出来?
谢邀! 这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不过我还是尽量解释清楚吧 首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是“灵活适度的宏观调控”。什么意思呢?就是央行会根据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状况,调节货币的供给——降准、降息、再贷款等等都是工具,通过调整金融系统的货币信贷供给,影响社会利率水平,最终达到平衡货币需求的目的。所以通俗点说:需要钱的时候(钱的需求大于供给),就上调利息,让那些有钱的人(金融机构和企业)少赚甚至亏点钱,把他们的钱了放出来;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明显,就需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白了就是把银行里那些闲着的钱(超额准备金)逼着去流动,从而减少货币供给(M2增速下降)。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长期逆差,外汇储备大幅上升,这就使得国内的货币供给变得有些受限(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就不能任由汇率升值和外汇储备增长,否则就会进一步减少货币供给)。这时候怎么办?就要靠央行“豁出去了”——降息!降到低,甚至负利率!只要能够稳住外汇,哪怕国内经济受到一点点伤害也没关系。当然,央妈也不会这么傻,不会为了稳外汇而净流出货币(即不搞凯恩斯主义那一套)。
事实上,近几年央行一直在采用一种新工具来稳住外汇——PSL(psl.cbrc.org.cn/index.html),也就是购买抵押债券(MBS)。这个跟日本当初的做法有点像,只是日本当初直接买美国国债,而我们买的是MBS。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负债型的思路,只不过我们这属于特殊时期的手段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要应对外汇冲击,保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增长(不要跌得太快),因此只好中央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减费降税,财政拨款以弥补财政收入下滑,同时增加地方政府负债(所谓“特债”,实际上是政府和企业借钱消费,而不是发放工资),增加居民税负(提高消费税等),以此来填补财政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