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什么勤中国书法家?
陈忠康(1968-),字谦六,号适园、听雨楼主。福建福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等;书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当代书法家精品集·陈忠康》、《中国书法全集·陈忠康卷》等。
【关于陈忠康的笔法】 陈忠康书风精研法度而少有意趣,其结体承续王羲之行书《圣教序》而来,宽博而端正,点画多呈方状且力透纸背,线条质感十足。在用笔方面,《石门颂》《张猛龙碑》《泰山碑》是其最重要的取法对象,同时兼涉魏晋唐碑及明清诸家。他以古拙质朴的北碑笔意行书写今文字,在端庄内敛中凸显灵动飘逸。
【关于陈忠康的作品与风格】 陈忠康先生所作行书尺牍,得晋韵唐法的双重基因,笔势潇洒流丽而又法度严谨。通篇观之,点画往来呼应,字态随势纵横,可谓处处透着精心营造的结构美和笔端流露的自然情。细审其字,笔画多呈扁形,左右结构的多字字形往往左短右长,有如欹侧的竹枝,这种形态正是北朝墓志中常见的字形。
他的字不是自然天成那一种,而是功夫极深而自出机杼。作为专业书法爱好者,他平时除了临帖就是创作,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写字。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给自己留“偷懒”的机会。因此当有人向他求字时他都来者不拒,甚至一天能写几百个字。所以你看他的作品都是一丝不苟,字字到位,一点懈怠、随意都不见。
陈振濂1956年7月2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198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年在杭州大学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班,1987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古籍所(现人文学系)任教。曾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2015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艺术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书法院院长、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等职。2015年任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2017年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书法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和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论著十余种。2000~2016年先后在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多次举办个展。
作品赴法、意、德、美、韩、日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展出,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卷》等书中。1985年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991年荣获“中国十佳青年书法家”第1名。作品被收入日本《世界现代美术全集》等专著。1991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十佳书家”称号。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书法篆刻大展和名家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