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级文物有多少?
2016年 国家文物局发布 《第一批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共437件/套。其中,一类文物(即最高等级)259件/套、二类文物178件/套。 这259件/套作为首批国家珍贵文物的一级品,涵盖历代文物22种,包括青铜器、玉器、书画、古籍文献等,是历经沧桑的旷世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 比如著名的镇国之宝—— 何尊:铭文首次系统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诞生过程,被称为“一部活着的史书”。 玉琮王:琮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而此玉琮王形制最大,工艺最精,是在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琮王。 上海博物馆馆藏一级品多达116件,居全国第一; 山西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均为50余件,与上海博物馆一起位列三甲。 其他如四川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也都分别有40余件套,接近或超过百件的博物馆也不少,如甘肃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
国家文物局还同时公布了《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64件/套文物上榜,都是珍贵无比的绝版珍藏。 这些文物都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更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根据《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的规定,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一级文物是指具有特别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并区别于其他文物的可移动文物。一级文物损毁,直接责任人将被处撤职甚至开除处分。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计4525家,文物收藏量一共有64075017件(套),而一级文物达到472546件(套),占比0.7%,也就是说明国有文物中每140件文物中就有一件一级文物。
在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中,各收藏单位馆藏品相差异很大,文物资源相对集中在博物馆中,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为29670917件,约占文物总量的48%。而馆藏文物中一级文物的数量达到388159件(套),也就是说近82%的一级文物都收藏在博物馆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逛了博物馆后会发现博物馆各种镇馆之宝或者一级文物的原因,因为它们都在博物馆里,因此想看珍贵文物,最好还是去博物馆中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