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有暗记吗?
没有,第一套人民币并没有做特别的标记或者防伪标识 1995年10月,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时候,为了防伪,在2元、20元、50元、100元纸币的印刷中加入了隐形图(又称隐形文字)和号码纤维纸两种防伪措施。其中,钞票上的隐形图案是“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中国人民银行”英文缩写“PBC”的笔画,而号码纤维纸则是印制在号码区中的两条红色条码,该条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读取其中的信息。
这两种防伪措施一直沿用至今,被运用到第五套人民币的各面值纸币中。 而第一套人民币之所以没有采用任何的防伪标识,是因为当时的人民银行还没有掌握现代的防伪技术。同时期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5角券和5元券采用了凹版印刷,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而10元券则使用了由人民印钞厂首创的磁性纸工艺来防伪,这种材料后来也被应用到了第四套人民币90年版20元券的印刷中。 但第一套人民币所使用的胶印技术是没有办法再添加其他的防伪措施的。所以,我们如今可以在旧的第一套人民币上见到其鲜明的“左密右花”的印刷特征——即左侧密码位数和右上角花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