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人民币什么样?
这个真能回答吗,我去!? 1948年12月1日,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同时也开始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也就是民国三十四年发行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技术,所以一版币是双面印刷的。 当时印刷工艺较为落后,一套图案只能印几千张甚至更少,所以第一版人民币又分了很多版本,其中有些字母冠字号码都相同的纸币,由于印制时间有先有后,在流通过程中会出现“旧版”和“新版”之分,并且旧版的发行量要远远小于新版的。这给现在的钱币收藏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熟悉其特征,辨别起来也不是难事。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这套人民币的具体情况并附上其对应的鉴别技巧。 (100元) (5000元) (1万元) (5千元) (2.5万元)
第一套人民刚发行的时候,因为流通需要,并没有全部收回旧币,因此市面上混杂着第一套与第二套的人民币。
而且两版的205元纸币,看起来一模一样,但205(甲)是正面印花有“人民币”两个字的;而205(乙)则无。 另外要注意,5000券和5000(乙)券,虽然都是绿色,但是5000劵的颜色发暗,而5000(乙)券的颜色较亮。 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观察票面颜色,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3种面额,从1元到50元分为5个面额:
1—5元的主色调为茶色; 6--10元的为草绿色; 11-15元的为橘黄色; 24-27元的为紫色; 28~50元的为酱黄色。 而第一套人民币5000(乙)券属于50元的范畴,所以,应该知道怎么区分了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