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没有涨?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发行的,目前流通的中钞已经基本上换完,市场上基本都是旧币,新钞只有少量发行(201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70周年纪念钞),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会跌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纸币升值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发行量和市场需求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这里需求指的是流通需求不是收藏需求)。
1.发行量 我们知道货币的发行量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总体财富水平和物价水平。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货币需求的水平,也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数量。如果社会总体财富水平增加速度大于物价上涨幅度时,人们会对金钱的实际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大量囤积货币,这时货币的需求量会大幅增长,为了弥补市场资金的不足央行就必须加大货币的发行数量。反之,当社会财富水平未增加甚至降低时,人们对现金的需求不会大幅增加,此时即使有了通货膨胀,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用调整,货币的发行量无需增加。 所以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的多寡主要是受制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是该货币本身的收藏价值。而第四套人民币在1987年就已经发行完毕,现在市面上基本流通的都是这些当年发出来的钱,按道理说这些钱的发行量是不会变化的,即纸币的发行量是一定的;
2.市场需求 第四套人民币在1997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了加印,但是两次加印的量并没有使市场的需求出现明显的提高。另外在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的十年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现金的需求反而出现下降,这就使得四版人民币的升幅受到抑制。加上我国自1999年开始执行只收不付的政策,这使得四版人民币的存量不断减少,而需求却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价格自然难以提升。 而第五套人民币自1999年版发布后到2005年增加了面额,增加了防伪特征,提高了纸张质量,使钞票的耐翻磨性大大提高,还采用了涂沫、荧光印刷等新技术新工艺,安全性能更高。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版钞票的印制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流通钞票的印刷质量和数量,国家不得不投入巨资购买国外先进的印钞设备及防伪材料,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假钞的出现,同时也使原有的钞材损耗率大幅度下降。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进,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量并不会表现出以前的那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只要保持正常的社会流动性需要,其发行量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对于收藏者来说没有必要过分关注货币的发行量,关键是看市场对该类钱币的需求情况。 当然如果某类纸币的发行量与市场需求发生明显背离时,其价格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比如2003年至2004年间英国央行多次因“负利率”而增钞,致使英镑贬值,原来价值100元的商品现在要花102元才能买到,而人们手中的钞票不仅不值钱而且越来越不值钱了,这种恐慌心理会使人民大量抛售手中钞票,造成钞票发行量急剧上升,价格严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