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价值如何?
这个问题太大,我尝试着用几个案例来解答一下。 先讲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元青花瓷瓶的鉴定过程和最终归宿。 这个瓶子的最初主人是一位台湾收藏家,他在英国留学时购买的。当时有一个英国人和他一起购买了这个瓶子,两个人互相交换了名片,并约好了时间地点交换货物。但等到这位先生回到公寓准备交换时,却发现英国人没来,桌子上只留了一张纸条:“我去旧金山参加展会了”。
后来这个瓶子就被一位香港收藏家收购。又过了一些时候,另一位香港收藏家得知这个消息后,找到那位先生,表示自己想要这个瓶子。于是双方交易成功。不过,在交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问题——这家商场的收款处不认可这位先生的身份证,认为他是冒用他人身份。为此双方还闹到了警察局。最后证实是商场的收款人员误中了盗窃犯的圈套,此人实际上并没有买到那个瓶子。而此前所有交易都是真实的。
再讲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宋代定窑白釉刻花洗子的鉴定过程及最终流散。 这个瓷洗的原主人是一位美国商人,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失去了右手。为此,他不得不重新学习使用左手做事。也正因为如此,他收藏的这件瓷洗才得以重见天日。
他的母亲发现他虽然右手残废,但可以用嘴咬着筷子,然后用左手摆弄瓷器,于是从日本买来了全套的陶瓷工具,帮他修整、清洗、消毒这些瓷器。 此后多年,他一直珍藏这套瓷器,直到二战爆发。为了不让这些瓷器落到德国人手上,他不仅亲自将它们装箱,还写了详细的标签,注明了每一件瓷器的名称和数据。
1942年的春天,一个联邦储备银行的经理来到他家,询问他可以提供多少罐头食品。他回答说可以赠送60个,前提是对方必须用运输机运送,并且不能在陆地上行驶。因为如果飞机要在大陆上降落的话,就必须将食物交给陆军使用。 后来这个银行经理真的派人来取走了这些瓷器,并用运输机将这些物品送至位于圣弗朗西斯科的联邦储备银行金库。
第三个故事,关于一件清代翡翠扳指的流转。 这个故事更加曲折离奇。 这个扳指原本属于已故电影明星齐柏林(《超人》系列电影的男主角)所有。齐柏林有一次飞往夏威夷时,把自己的这枚扳指带在了身上。
飞机上只有他和一位空姐,而在航班到达终点前,齐柏林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宝贝扳指不见了,顿时惊慌失措。这时,齐柏林看见座位下面有一张纸,上面写着:“祝你旅途愉快!” 齐柏林打开舱门,只见那位空姐微笑地站在外面,手里拿着他的扳指。原来她把扳指放在了齐柏林的座椅上,却忘记了告诉齐柏林。
三人就此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以上就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所进行的三个简单的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