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货币具有收藏价值?
如果只说「价值」不说「收藏」,那么答案就很简单——「流动性越低、越不可兑换且政府信用越好、发行量越少(或流通量越小)的货币的价值越高」。 为什么要加上「不可兑换」这一项呢? 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随意流出流入该国市场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流入这个国家的钱会同时伴随流出的钱,二者总量保持不变。这样就不会出现钱「值钱」的情况了。 所以可兑换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这仅仅决定「价值」,决定不了「收藏」。
而「收藏」则涉及很多其他方面——文化认同感、特殊纪念意义等等。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这些因素往往比「币值」更重要。 举个例子:1953年10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面值壹万的纸币,但到1964年10月1日起停止流通,回收至银行并销毁。这种壹万面额的钞票现在只有到中国人民银行去兑换。虽然其「价格」很低,但在许多网民眼中却是很「值钱」,甚至有人以是否见过该种钞票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之一。
当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最能引起他们收藏兴趣的往往是那些印量极小、发行年代久远的纪念币。这类纪念币往往由于设计精美,又因为数量极其稀有,而具备极强的升值能力。有些甚至还成为某些国家货币史上重要标志性事件的代表作,被收入到各大博物馆中展出。 不过,这些纪念币的「收藏」价值往往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使用价值——你无法用它去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