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邮票有价值吗?

裘丽雯裘丽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4年,邮电部发行《中国民航》普通邮票一套5枚,图案为一架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是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詹恩芳。 当时我国正处于文革时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充满了“革命”气息。在邮电部主持工作的彭真同志决定发行这套《中国民航》普通邮票,以纪念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伟大成就。但当时国家经济困难,财政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印刷新的邮票。怎么办? 彭真同志提出一个绝妙的想法:用资源换取邮票!即用民用飞机的零件和材料换取印制邮票所用的纸浆! 这项“生意”确实很“合算”——用原材料换纸币,一吨金属可以换取2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126万元),一架飞机大约可以换取150吨金属。而且这种交换不需要动用外汇。 很快,邮电部通过外贸部门从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购得700公斤塑料膜,作为印刷邮票的原料。

1974年8月5日,新邮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当印有飞机图样的新票正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了这封“特快专递”的邮戳——原来这是从哈尔滨航天研究所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上取下的材料制成的。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这些“太空邮品”是由一枚小型火箭将一块特制的塑料薄膜送入轨道的。这枚小型火箭由导弹专家、“两弹元勋”姚桐斌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的。 这些“从天上来”的邮件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热捧。不过,现在想要收集到整套的《中国民航》已经颇为不易了。因为这套邮票中有一枚“航空邮政”的志号被刮去了,而由于其它四枚邮票的题材与图案与这枚被刮去的邮票相同,导致这套邮票难以分辨,被收藏界称为“盖雷版”或“刮刮版”。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中国民航》大多都为盖雷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