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法有收藏价值吗?
有,但是不大。 所谓“笔墨当随时代”(这话是论画画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因此我们评价一个时代的书法家时总是说“这个时代……的风气”如何如何。唐人以端正庄重为主流,因此有了“唐楷”这个概念;宋人书风较为散淡,于是有了“宋体”或“二王”的称谓;元明清及近代则以个性为尚,因此出现了“赵体”“苏体”“米体”等等说法。
所以,如果我们将视野局限在当代,则必然无法欣赏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宋代的行书,因为它们与我们的时代相距太远,时代的风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我们要欣赏这些时代风格迥异的书体,就必须扩大视野,将眼光投向更久远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像古人那样认真研究这些书体的起源与发展演变。
当我们称赞一件古代作品时说“真好看!”“这个作者太棒了!”——请注意,这时我们是在欣赏艺术本身的性质,而与作者的生平毫无关系。同样,当我们评论一位现代作者时说“这个字写得真丑!”“这个作品真难看!”——请注意,这是批评艺术本身,而与创作这件作品的时代和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书法艺术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其他个人境遇并没有多少关系。
不过,人们观赏艺术的眼睛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大多数人都是“以己度人”的,他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艺术与其所生活其中的时代和文化联系起来。那些名人和大家的作品常常能够引发人们的惊叹声,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但拥有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且因其时代的知名度而导致人们产生了艺术与作者个人的联想。这种感叹既是“叹美”也是“赞许”,因为这种知名度和联想效果无疑是创作者本人和其他同时代人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说,名人的书法作品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