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坑玉器有收藏价值吗?
生坑玉器的概念有些泛指,它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打磨、清洗、雕刻的原始玉器。严格地讲,只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才能称作生坑玉器;而商周以来的玉器,由于经历了数千年的埋藏,都早已变成熟坑玉器了。 由于生坑玉器中的大部分都属于史前文物,其文化价值自不待言。而且这些玉器大多造型简洁、饰纹朴素,在工艺上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当然,最具价值者还是那些原材料质量极高、造型奇特少见的珍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生坑玉器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由于制作粗糙,有许多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其经济价值和收藏意义就十分有限了。所以判断一件生坑玉器是否值得收藏,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把握其制作的精巧程度和文化内涵两个标准。下面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1.玉琮王(全名“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王”) 此件玉器为浙江余杭出土,呈淡绿色,质地细腻温润,外形呈正方形,内外侧及上下缘均有凹槽,并阴刻着一组排列有序的三角形刺纹,表面磨光,局部留有打磨痕迹。该琮造型别致,纹饰独特,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2.玉龙(青白玉龙形件) 此件玉器为新疆巴里坤乌兰乌苏遗址出土,形状如蛇,首尾相连,作游动状。全身除尾部有一对凸出的棱疤外,皆圆润平滑,造型生动,色泽淡雅,为和田玉玉雕作品中的罕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3.玉璧(和氏璧) 和氏壁原为陕西华阴县居民发现,后传入北京,由和珅珍藏。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后供奉于圆明园,故又称圆明璧。清亡后流入民间,后被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所得。1950年初经上海秘密运往台湾。这件玉器圆形,边槽呈放射线状,上有弦纹6道,中有孔,可穿戴。外表浅浮雕兽面纹和云雷纹,做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古代礼仪用具中著名的代表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总之,生坑玉器虽然大都颇具观赏和考古价值,但其中有精美绝伦之佳品,也有平淡无奇之庸品。因此其收藏价值也分野甚大,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