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铜元价值多?
铜元的价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版本、产地、流通时间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就总体而言,一般普通版别的铜元,市场价格不高,百元以内一个。不过有些特殊版本的铜元,价格则会高一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民国铜元”,大体上是解放前后民间流传的,属于“新铜元”,铸造总量较大。这些钱币上一般没有面值,只有重量和币值符号(圆)。按其流通区域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民国时期铸行的法币;另一种是民国末年铸行的币制改革试验品——关金券。
这两种“民国铜元”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差较大。 法币由于发行量巨大,留存至今的量大,因此现在很便宜,市场上几十元就能买到。而关金券由于在民国时期发行数量较少,加上当时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将关金券换成物资,导致如今存世量不大,市场价值较高,数百元一枚。 除以上两类外,有一些罕见版本的价值则非常高。如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45年至1947年间印制发行了“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所谓的“纪年铜元”,共8枚。这8枚铜元分别标注了“壹分”“贰分”“伍角”“壹圆”等面值,因背面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民政府颁授”字样,故又称“国字一号铜板”。目前一枚“壹圆”价值的大约在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