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档次的红木有收藏价值?
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使用价值,二是艺术审美价值,这两个角度都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所以并不能简单的说哪些档次具有收藏意义或没有收藏意义。 比如,一件清中期紫檀雕花卉纹大柜,保存相当完好,这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家具在今天的市场上是非常多的,但是艺术造诣却一般,价格自然也不高;相反,一件明晚期黄花梨有束腰三围板大椅,虽然实用性较低,但是艺术鉴赏力很高,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价格自然不菲。
所以,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看它的“质”,另一方面看它的“形”。 一、先看“质” 在古代,人们判定一件东西的价值首要取决于质地的好坏。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曾说“物之至贵,有大铜鼎,有珠圆宝,有佳茗,有古书,有名画,有新器,有异花,有园景……”可见,在古代,只有物品的质量过硬才值得珍惜和收藏。 而对于红木来说,质量好坏主要与树种相关(个别非传统红木种类因材质优良也可以归入其中),常见的红木品种有交趾黄檀、巴里黄檀、边材、阔叶黄檀、鸡翅木等,具体可参考《红木》国家标准。 如果按树种区分的话,可以把它分为三类:
1.8000元/吨以上的,有交趾黄檀、巴西黑檀、非洲黑檀、乌木;
2.6000-8000元/吨的,有绿檀、红檀香、条纹乌木、金丝楠木;
3.5000元/吨以下的,有海棠木、缅茄、酸枝、茶枝等。 二、再看“形” 从造型角度来说,一件物品是否有收藏价值还得看它“形”的好看与否,所谓“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料、设计和工艺。
首先,从用料上来看,越是稀少且名贵树种的红木越有价值,其次,在看设计。好的设计应该是即符合功能需求又美观,并且让人看后印象深刻,而工艺则是决定一个物件能否完美呈现形状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工艺可以让“形”得到更好的体现。当然,这四个因素是相互影响并且相辅相成的。 三、兼具“质”与“形” 当一件物品兼具上乘的质感和完美的外形时,往往最具收藏价值,这也是对“质”与“形”两个维度的最大交集部分,比如明朝万历瓷器、清朝乾隆玉器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对于红木家具来说,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往往价格都不菲,像全手工艺制作的明清红木家具、精品新中式家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