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老物件的价值?
以前在收藏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老东西,越老越有”。这话的意思是说,老东西的收藏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高。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同样是银元,普通版本的银元与解放前的银元,还有解放初期的银元,它们之间的收藏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谁能收拾出一批这样的银元,按照时间先后分类打包好,等待价值提升后再批量出售,那收益肯定非常可观。当然,这类银元的升值空间,随着年份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不过,现在这种单纯依靠时间累积升值的老物件越来越少了。现在新出现的类似老物件,往往都有特殊的年代印记(如文革)、特殊的身份标识(如首版画报)或是特殊的工艺技术(如手工刺绣)等,这些特征都会大大增加它们的收藏价值。 在收藏品市场上,有些老物件的价格可能并不高,但绝对值得长期持有。就拿我熟悉的邮票来说吧,第一版的孙悟空彩色邮票,市场价格也就几十元,可它就是当之无愧的“票王”。
另外,很多老物件的身价会随着宣传力度的大小而变化。例如,电影《非诚勿扰》里出现过的黄浦江旧租界建筑群,由于增加了电影的情节需要,所以在电影放映期间,那里的房产价格一度飙升。事实上,这部电影让那些老房子瞬间变成了“香饽饽”。 同样,在收藏领域里,一件古董若经常出现在各种展览会上,或经常在电视讲座上亮相,那它的身价也必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