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多少年了?
“民国十年”没有这个说法,可能是“民国某年(如民国二十一年)”的简称。这种简称在民国时期的报纸上很常见。 这里先说一下“民国”是怎么来的—— “民国的诞生”是近代中国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1912年1月1日,在袁世凯的策动下,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国号为“中华民国”,年号“宣统三年”,但公历纪年仍然沿用清光绪帝在位时期。
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建立了共和政体,但由于各派政治力量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所以并没有立即建立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的国家政权机构。到了1912年1月1日这一天,由南京临时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诏书》,正式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史称“民国元年”。 这个《元旦诏书》的内容主要涉及新年贺词和财政经济等方面,其中没有提到年号,也就是所谓的“民国元年”并无正式记载。
当时社会舆论认为应该以“共和纪元”代替农历节气,改用阳历计算年份。因此这年的四月,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元年岁次干支历书》,用公元纪年和地支记月的方法来作为国家正式纪年。但这个方法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于是又有人提议恢复清朝时期的旧法,按天干地支来记录每一年。
直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才正式确定采用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双重纪年方法。而在此之前,社会上对“民国”的称呼有很多,除了“民国五年”“民国十年”外还有“乙卯民国”、“甲寅民国”等表示法,这些称谓都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