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系水壶多少年?
这种民国三系的水壶,流传的叫法有很多,“锡制热水壶”、“白铁保温瓶”、“红铁皮保温瓶”等等,我们小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卖,10元一个,价格很便宜。 那时候还没有塑料,所以保温杯这个说法就不存在了,人们喝水用陶瓷茶壶或者铝制水壶。但是出门旅行的时候,带个陶瓷茶壶确实很不方便,于是有人就发明了这种既轻便又可以保持温度的“热水瓶”,外面一般还套有一个可以套上的瓶子,下面开一个小口,用来灌水(加冷水)。
因为材质的关系,这种热水瓶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温效果非常好,据说能保冷24H,保温600°C以上,至于是否真的那么厉害我不敢肯定,毕竟那时候没有温度计,无法进行测量。 但是,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非常重!一只普通的“红铁皮保温瓶”(这里普通是因为和后来的产品相比)重量差不多有750g,现在一斤猪肉才多少钱啊~~而容量也仅有600ml左右(现在的矿泉水瓶一般是500ml) 不过呢,虽然体积大,但还是很方便的,携带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方便,因为还要携带一个杯子。记得读高中那会,住宿生每天中午要带个饭碗去学校,晚上回来吃饭。当时有个同学从家里带了这样的一个热水瓶,大家都非常羡慕,因为可以省下一个饭盒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