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国纪念币二十文多重?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民政府委托意大利画家乔奇设计了一种正面的图案. 该图案以花饰底纹,中央图案为两株互抱在一起的牡丹(或认为是一株展开的两朵牡丹)和一颗六角星;背面图案则为英文书写的币值“TWENTY CASH”字样。这种币值用中文书写于正面的设想未能实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委托美国、德国代铸了面值50分、20分两种银元。但这两种银币因发行量很少,留存至今极为罕见。 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时,废除银本位制,发行为国币,其成色重量与美元挂钩。为了与之前的银元区分,新版国币在正面加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公民私章”等文字,并在背面圆点下方加印“法币”字样。然而,由于旧版银元已在民间广泛流通,而且不易分辨,因此又造成新的混乱。
直到1948年,国民政府决定再次改制币制,发行人民通币,才最终结束了银本位制度。 而题主所说的应该是民国十六年(1927)铸造发行的《北伐胜利纪念章》,不是开国纪念币。虽然这两个名称看起来比较相似,但是含义完全不同。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了宣扬其抗战成绩,将北伐战争时期发行的各类奖章、纪念章重印发行,以示抗战胜利后的喜悦之情。这些奖章按材质可分为铜质、银质、金质三种,按图案又可分为“戎装孙中山像”、“国民革命军出征纪念”、“凯旋门”等23种,此外还有“五虎将”、“八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多种版本。其中,“凯旋门”题材的奖牌较为常见。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另外,顺便讲讲如何鉴别真假: 看颜色:假硬币一般由铅等材料制成,质地较差,颜色较白,看上去不干净;真货币表面光泽明亮,呈金黄色或淡黄色。
看硬度:假货币的硬度较低,用手指甲就能划出痕迹;真货币的硬度较高,不容易被指甲刮花。
看质量:真货币的含银量高,质量好,手感厚重;假的金属成分低,质量差,感觉轻飘飘的。同时,还可以拿起钱币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真的钱币纹理清晰,而假的则会显得粗糙。 最后说一下,我也有这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