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国伍元的袁大头吗?
前几天,有位藏友拿了一枚银元让我帮看看,据他说是偶然间从乡下收来的,看外面是民国五年(1916年)的袁世凯像,背面是五分银币,左边有两朵兰花,右边有一支长城。但他说,上面字不认识,也不知道是多少钱。我说,如果没看走眼的话,这是一枚袁大头中面值最小的伍元币。
其实,在袁大头系列的银元里,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壹圆和挺版的三角元。伍元钱的比较少,而且品相好的更少见。藏品上的袁世凯像呈站立姿,头戴国民帽,手扶墨剑,剑鞘缝有丝巾,腰束革带,足蹬长靴,气宇轩昂。背面上尖下圆,内有花饰。右侧是“甘肃造”字样。左侧有两朵兰花,一朵中含有一五角星,象征湖南长沙蔡锷元帅的护国军。背面两边有刻制清晰的国字徽。
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袁大头究竟有多少个版本,多少银元,专家学者也很难说得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和流传下来的钱币来看,其面额有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和半角等5种。就如今所存世的袁大头来说,除“中圆”极少外,其它品种较常见。其中“贰角星纹袁大头”和“壹角非刀签”比较罕见。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古玩界资深人士介绍,在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袁世凯任命柯仁梁为造币厂总裁,铸行了袁世凯半身像银元。这版银元的正面图案,即为袁世凯标准像,背面图案是两株交叉的玉米。史称“壹圆”,俗称“袁头币”。据说是由于袁世凯提倡并实践农业革命,因而钱上印有玉米图案。此币暂未发现伪品。
从壹圆开始,袁世凯像各版本银元上都铸有钱币的类别和面额,如“壹圆”“中圆”“贰角”“壹角”等。“中圆”俗称“袁伍元”,面值为伍圆,少见,其纹饰、齿边与“壹元”相同。从民国六年(1917年)的《制钱条例》中可以发现,当时规定壹元、中圆、贰角、壹角、半角邮票五枚合贴为一件(即一角邮资),由于中圆很少见到,所以很少用来寄信。
有研究钱币的业内人士认为,现代钱币,特别是各种版别的袁大头,在藏品里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近代中国银币的典范,而且由于演变过程中留下的种种痕迹,都隐含和诉说着历史。所以对钱币收藏者来说,不仅要收藏好品,更要了解它的传世数量和存量,尽可能多地掌握该币别的版式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