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佛头有什么说法?
其实,作为佛家必备的法器,手串佛头有着很深的内涵和讲究。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佛头意义
佛头属佛家的称呼之具体为头颅或头识。印度人认为人有三个头,分别住着肉体、精神、意识。与佛教的“法身、报身、化身”说相似。佛家指从佛性而言,人人皆可成佛,故佛教传教宣传图个“悟”字。头即是“体”。成佛必先见佛性,见佛性其才达解脱,而佛性的所在即是佛头。 因而是最为重要。故佛教历代以来,佛头皆为最崇拜之供养物品之一。
佛头种类
常见的佛头为琉璃佛头,因为色泽多样,有红、黄、蓝、白、黑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做成不同颜色。亦有将佛头刻成艺术品,如双狮戏球,麒麟吐珠,福寿延年等花样。亦有制作成不同形状,如南瓜形,如意型等。更高层次的佛头则需要雕刻工艺,有阴刻、阳刻、高浮雕、浅浮雕等工艺。另外还有用红丝线串起来的佛头。形状繁多,色彩鲜艳,刻工精细,形态各异,可谓无奇不有。
佛头材质的演化
最初,佛教工匠都是用天然玉石来雕刻佛头的。但天然玉石太过珍贵,无法满足大量的需求,于是,佛教工艺界便开发出另外一种价格低廉的材质:琉璃。
这种颜色美丽的瓷料很快取代了珍贵的天然玉石,成为佛头最主要的材料。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琉璃材料的短缺和人们对佛教艺术品喜爱的增强,佛头的雕刻材质再一次发生着改变,玉瓷和灰陶成为了佛头主要材料。
除了材质的改变之外,佛头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也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细腻,越来越唯美,越来越富有文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