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虎头铃值几个钱?
大虎头铃,是清代宫廷乐器中的马号角,清宫称它为“虎”,主要用于皇帝出巡,用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和豪华。清代大虎头铃,材质为铜制,高57厘米,重8.3千克。顶端是虎头形,张口处的中间是空的,虎口两侧分出5个圆孔,虎口下面是个圆形长筒,筒尾收口处为5个花瓣状,上面附有小圆球,圆球摇动时会发出响声。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宫里的大型巡游队伍(清代称为大驾卤薄),以2488人为最盛,用于迎接太后回宫等重大活动。大驾卤薄分为三部分,即前导、中驾、后从。中驾为御舆和仪仗,御舆前的左右驾6匹马,各佩挂一种饰件,称为大驾六件,即大号、貂鼠装、大帽、大金瓜、戟、虎,虎为最后一驾。其他各部分没有上述饰件,只配备有大纛旗、卤薄、仪仗、乐队、扈从等。卤薄乐,用于卤薄仪仗行列中,是规模最大的宫廷乐舞。卤薄乐有金乐和雷乐两组,两组各用242人。
金乐用于前导,主要乐器有大号、小号、大锣、小锣、大筛、小筛、大镲、小镲、大木鱼、小木鱼、大钟、小钟、大磐、小磐;雷乐用于后从,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钲、小钲、大铜角、小铜角、大虎、小虎、大法鼓、小法鼓、大饶(饶是古代的一种乐鼓。唐宋沿袭此制,元明不再设置,清又依古制复置。用于大驾卤薄“雷”乐部分,为“铙”的异体字)、小饶等。清代大虎头铃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2003年6月,经文物评估鉴定中心专家委员会鉴定为48万元。
【故宫馆藏其他精品欣赏】
年代: 清乾隆
来源: 传世
铜胎,瓶、碗镂空描金、红釉,盖、座为掐丝珐琅。瓶身为钵式,下有圈足,圈足下为钵式底座。瓶与座以碗相连,碗亦有圈足。盖为圆形,两侧各有铺首耳钮,盖沿与瓶沿平行。瓶子为黄色,红点如珊瑚,其间衬以白色冰纹,极富装饰效果。
年代: 明永乐
来源: 故宫旧藏
漆器
高:14cm;口径:14cm;足高:3cm;足径:7cm
盘平沿,浅腹,圈足。通体髹黑漆,盘心以朱漆镶嵌四开光,内填绘四季山水、花鸟图案。器内口沿、外底、近足处亦有朱漆镶嵌。口沿处饰卷草纹,器外底与近足处饰莲花荷叶等水生植物纹。圈足内髹里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