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梁永和的书画作品?
书画作品是有价艺术品,艺术品的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艺术家人格的映射,是艺术家德性、才性、艺性、悟性等各种要素高度成熟后的物化和表象,这和纯粹的商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笔者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促使,有幸接触到一些当代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管理者,对艺术品价格体系和流通渠道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从他们对自身、对他人作品的态度上,和艺术品流通市场上作品的表现上,笔者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真正优秀的、具有高度文化品格性和高度艺术表现力的书画家作品价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一些自认为艺术不错而市场业绩不佳的书画家,往往是自身价格方面的原因。
当然,目前艺术市场存在有各种各样的不健康因素和现象,也存在着很多价格背离艺术价值的情况,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书画家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艺术品位观和价格观,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或在艺术价值观上迷失方向,只有这样,在未来日益规范和日益扩大的中国书画市场才有你的一席之地。
那么,一个成熟而优秀的书画家对作品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一个成熟而优秀的书画家要对自己的作品艺术市场表现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也不能妄自菲薄,应客观衡量自己在当代书画界的位置。一个成熟的书画家必须具备对自身艺术水准的自信和对自身艺术价格的自信。
自信主要来源于长期艰苦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了高度文化品格性和高度艺术表现力的成熟艺术语言。这种语言的形成至少需要几十年的积淀,而艺术家的人文修养的积淀和艺术语言的探索是同步的,因此这种语言必然是与人格的成熟性相呼应的,艺术家所秉持的态度是自然而然的。
其次,一个成熟而优秀的书画家应该有自己的固定藏家,而他的大量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在作品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是决不出手的。他的艺术是真正意义上的“雅”文化,所创作的作品绝少有“俗”态,因此他笔下的每个字和每笔墨都是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并和时代同步的。
因此,尽管此类书画家对自己的作品持有足够高的价位,但并不影响这些作品的正常流通和正常的艺术市场表现。这在当代中国书画家是并不多见的,当代大多数书画家都是“雅”、“俗”兼具,这种“雅”“俗”间的差距也导致了作品价格的天壤之别。笔者近期在拍卖市场上发现,近现代书坛篆刻大家赵之谦的名篆刻作品估价在100万元级别,而有些当代著名书画家用料更为精良(印石)的同样尺寸的作品估价仅5万元级,尽管两个作品价格相差20多倍,但赵之谦的艺术作品仍能轻松成交,这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