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究竟有没有价值?
一件艺术作品是否真的有价值,要靠专业的艺术品鉴定机构从作品的材质、创意、情感、技巧、技法、构图、笔触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后确认。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是艺术品鉴定中的一项内容,鉴定的范畴、学术的观点、鉴定的角度、鉴定的机构、以及委托方提供的鉴定样本都会影响艺术品真伪的鉴定结果,所以一件艺术品经某鉴定机构认定为真迹,并不表示其他鉴定机构也会有同样的鉴定结论。
真品也不一定就有收藏价值。比如一些名人字画,我们称之为真迹,但名人字画中很多是应酬作品,就艺术价值来讲,没有多少收藏价值。有些作品虽然不是名人所画,但可能是出于学习等目的,而且功力深厚,这样就具有了收藏价值。还有,名家在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价值有差别。一些艺术家在成名前后都有大量作品存世,成名后的作品具有收藏价值,而未成名时练习性质的作品,尽管也是真迹,但就没有太多价值了。
赝品更不会有收藏价值。赝品在流传过程中,尽管有的也被著名画家提过词,但因为本身不是真迹,也不会有艺术价值,不能代表作者的绘画水平,没有收藏价值。有的藏家喜欢收藏赝品,纯粹当作绘画资料来研究,当作藏品就不合适了。
收藏品市场繁荣,为艺术品的增值提供了平台,使其升值的潜力加大,吸引了一些投机者,他们看中的是买卖的差价,而非藏品本身,只要能赚钱,真品、赝品只要价格合适,都会买进。随着人们收藏的热情日趋高涨和文化艺术品的升值空间加大,一些造假集团甚至已经把黑手伸向了古代字画。过去,作伪者大多是“单干户”“小作坊”,而现在,有的已经形成了制假、送检、推销“一条龙”的黑色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