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佛像一般用什么木头?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清代木雕佛像,大都用的是最普通的黄杨木和柳木,这两种木头的木质都很紧扎,适宜精雕细刻,在清代都被广泛用来制作佛像。有的清代木雕菩萨像虽然也用楠木来做,但不是出于信仰原因,而是出于保值原因。
一般来说,用黄杨木雕刻的佛像包浆浑厚,颜色深沉,多呈紫褐或浅褐色。而用柳木雕刻的佛像颜色相对比较浅淡,但因为柳木性坚而且木质细腻,所以雕出的佛像非常生动细腻。
黄杨木质地坚韧,纹路纤细,色泽和纹理近似老红木,经人工处理后,色浓重,近枣红,十分美观、耐久,可与紫檀、花梨木媲美,故有“核舟之王”、“木中玉”和“植物中的金刚石”等美称。用黄杨木制作的佛像、雕刻、臂搁、笔架、镇纸等古玩工艺品,历来为国内外收藏家所珍爱。